
加拿大环境部张雷鸣博士来大气成分所进行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院空气质量模式,大气污染观测与研究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加拿大环境部专家张雷鸣博士近期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7月3日上午张雷鸣博士分别作了题为“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speciated atmospheric mercury”和 “Method development estimating 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va 2014-07-15人工影响天气云降水特征参量静止卫星反演系统业务化运行
2014年7月4日,减灾司主持召开了“人工影响天气云降水特征参量静止卫星反演系统(CPPS-GSSL2.0版)业务化”评审会。由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气象中心、探测中心、气科院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业务流程清晰完整,自动化程度高,在准业务运行期间运行稳定。反演产品在各省应用效果好,已为重点干旱地区及跨区域增雨作业、森林草原灭火增雨作业、重大社会活动消减雨作 2014-07-15多方专家研讨高炮作业安全与防雹新技术
7月4日,围绕地面作业能力建设如何按照《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合理布局,如何提高防雹人影作业技术和人影地面作业装备的安全性等,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科研部门、装备研发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与省人影中心有关人员进行研讨,在分析近年来人影地面作业装备故障的基础上,与会人员就如何提高高炮的安全性、火箭防雹效果、防雹新装备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建设性的讨论。 与会专家结合高炮防雹 2014-07-15Paul博士到大气成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2014年5月21日下午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 Paul Gray Quincey,受邀来到大气成分研究所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并作题目为“英国PM2.5治理”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孙俊英主任主持,成分所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Paul博士及其团队在大气成分测量和标准化领域有着超过18年的工作经验。报告介绍了颗粒物质量浓度、化学组分、数谱分布和气体的观测结果,反映了英国大气污染 2014-06-17借力试验互利共勉 深入调研强化合作――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 强化一院八所联合创新,5月21日,赵平副院长携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人员赴四川省气象局调研与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合作事宜,并签署灾害实验室与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的合作备忘录。 四川省气象局局长彭广对气科院一行人员表示欢迎并进行了座谈。彭广局长指出,目前我院与四川省气象局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为了在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需要进一步完 2014-06-17行业专项重大项目“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边界层与对流层观测”项目召开启动会
为做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相关工作,保证各参与单位切实围绕研究目标,严格按照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各单位间的协作,2014年5月28日上午,“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边界层与对流层观测”项目启动会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召开,气科院端义宏院长,中国气象局观测司赵大铜副司长、科技司王金星副司长和科技部计划司田野处长,周秀骥、丑纪范、吴国雄、李泽椿、徐祥德院士等项目组成 2014-06-172014年广东闪电综合观测试验(GCOELD)已全面展开并初获成果
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准备,由EasyBet易利娱乐和广东省防雷中心联合组织的2014年度“广东闪电综合观测试验(GCOELD)”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已正式全面展开。 今年的GCOELD从4月初开始筹备,在人工引雷试验场、从化市气象局和广东省气象局等观测点安装架设了多种观测设备,还扩建了光学观测室,加强了人工引雷试验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今年的观测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人工引雷试验场主要开展人工触 2014-06-17重点基金项目综合观测试验顺利启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我院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光化学过程对华北区域臭氧和二次气溶胶形成的影响”的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工作近日在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顺利展开。首批安装调试的仪器设备主要探测地面臭氧及过氧乙酰硝酸酯等光化学产物、臭氧及气溶胶前体物、气溶胶相关要素(质量浓度、谱分布、亲水特征、垂直分布等)、光解系数、等等。在参加观测的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首批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基本完成 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