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著名科学院院士Duce教授访问我院做学术培训和学术讲座
受EasyBet易利娱乐张小曳研究员邀请,美国著名气溶胶研究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德克萨斯A&M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系Robert A. Duce教授于2014年11月12-16日访问我院。11月14日Duce教授在气科院901会议室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题目“Atmospheric transport of nutrients, especially nitrogen, to the ocean 2014-11-27气候所举行学术交流会
11月20日下午,气候系统研究所举行学术交流会,今年新入职的职工魏婷博士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张?分别在会上做了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和减缓贡献”和“中国大陆东部冷季层云及其辐射特征的观测和模拟研究”的学术报告。 魏婷的研究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185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分别是2/3和1/3;发达国家提前透支了地球未来对碳的“消化能力”,可能会加剧未来全球增 2014-11-27大气探测所与安徽省防雷中心开展交流活动
在安徽合肥组织“第二期全国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业务推广培训班”期间,受安徽省防雷中心主邀请,大气探测研究所一行9人到达安徽省防雷中心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安徽省防雷中心程向阳主任首先对省防雷中心的人员队伍、配套设施、在研项目、已有成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大气探测所吕伟涛副所长对我所科研和业务开展的主要情况进行了介绍。 学术交流会中,大气探测所吕伟涛研究员和张文娟副研究员分别做了《广州高建筑物雷电 2014-11-02北京大学韦骏教授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2014年10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百人计划”专家韦骏教授应邀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作了“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在台风和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报告会由实验室徐晶副主任主持。 韦骏教授从模式分辨率、研究区域、嵌套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区域海洋模式(POM、ROMS、FVCOM)和全球海洋模式(OGCM、LICOM、HYCOM和MITgcm)的进展及常用的海气耦合方 2014-11-02第二期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业务推广培训班在安徽顺利举办
2014年9月16-19日,第二期全国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业务推广培训班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举办,大气探测研究所一行9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工作。中国气象局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郑荣然副主任和张淑月处长、安徽省气象局包正擎副局长、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副院长孙钢出席了本次培训班的开班典礼。 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业务推广是全国气象灾害预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培训由中国气象局气 2014-10-302014/15年冬季气候趋势预测会商在气候所举行
10月15日,气候系统研究所进行了2014/15冬季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商特邀翟盘茂副院长、魏凤英研究员参加指导。 通过对ENSO的演变、海冰和中高纬度环流特征以及数值预报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2014/15冬季风将偏强,东北气温较常年偏低,南方气温较常年偏高,霾日数将总体偏多的预报结论。但是,根据前期9月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温、北极地区喀拉海海冰密集度以及东亚中纬度地区高空温度的诊断分析得出的预 2014-10-30大气所何晏春博士来气候所做学术报告
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何晏春博士应邀到气候系统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做题为“两种大气再分析资料驱动下过去百年海洋环流的模拟”学术报告。 目前,对过去百年海洋环流的模拟并不多见。何晏春博士利用COREV2资料对二十世纪再分析资料进行订正,得到自1871年至今的海洋模式驱动场,并用以强迫MICOM海洋模式,得到百年尺度的海洋环流模拟结果。基于该模拟结果,何博士分析了大西洋经向翻转 2014-10-30跟踪重大试验和典型灾害天气 实验室举办多期学术沙龙
为活跃学术氛围,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实验室密切跟踪重大试验、重点工作和汛期典型灾害天气,近期先后举办多期学术沙龙,邀请外单位专家和实验室内部科研人员作沙龙报告,交流相关研究进展。 实验室正全力推进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为配合试验研究工作,青藏高原团队胡亮和陈斌就最新研究进展做了沙龙报告。胡亮从ISCCP对流数据中提取了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对流系统,分析了高原对流的生成移动和高原动热力环境的关系 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