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机载云降水粒子谱仪与成像仪研制”通过初步验收
2016年6月24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机载云降水粒子谱仪与成像仪研制”项目初步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在机载云降水粒子谱仪与成像仪国产化研制、测试及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研制工作突破了系统总体技术、光电结构设计、电子系统及模/数信号处理、系统软件开发等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一系列仪器基础参数测试、系统优化、环 2016-07-06气候系统研究所积极参加全国盛夏气候预测会商并提供预测意见
受到2015/16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和中高纬度环流的综合影响,2016年中国汛期降水表现出相对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例如,我国的华南春雨降水偏多,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华南前汛期开始的时间较常年(4月初)偏早了近半个月,南海夏季风和长江梅雨爆发偏晚,6月份之前的东亚夏季风主雨带一直维持在江南地区。冷空气活跃导致暴雨过程频繁,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南方多地区防汛形势严峻。针对盛夏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异常变化趋势和 2016-07-06气溶胶与云雾凝结核联系的研究成果在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发表
近日,EasyBet易利娱乐张小曳研究员团队关于“气溶胶与云雾凝结核联系的研究成果”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获得发表。 该研究开展了我国不同大气污染状况下,气溶胶活化为云雾凝结核能力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不同污染状况下,气溶胶CCN活化能力受到其化学成分和粒径分布的不同影响,给出了基于气溶胶数谱以及分粒级和不分粒级化学成分的CCN预报参数化方案。这项研究是迄今针对霾 2016-07-0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飞教授访问气候系统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
为深入“次季节-季节(S2S)”研究和加强合作,依托EasyBet易利娱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次季节-季节研究联合中心”(下简称“联合中心”),应邀气候系统研究所次季节-季节研究团队邀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刘飞教授于2016年6月27至29日访问气候所。6月27日,李建副所长主持,刘飞教授做了题为《A gener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 2016-07-06极地气象研究所与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共商第七次北极考察合作事宜
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拟定于2016年7月11日至9月26日进行。在本次考察中,我院极地气象所继续承担“走航大气化学观测”、“海冰漂流自动气象站观测”和“北冰洋大气廓线探测”等任务。在本次考察任务中,我院彭浩高级工程师和张通博士两位同志将负责现场实施,各仪器设备调试和维护等工作。为进一步保证现场任务的顺利完成,加强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合作,6月30日极地气象研究所邀请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海洋气象预报 2016-07-06WMO-TCP主席彭涛勇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进行学术交流
2016年6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热带气旋项目(TCP)主席彭涛勇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上午10点,在徐晶副主任的主持下,彭涛勇博士做了题为《WMO热带气旋研究计划及业务中面临的挑战》的报告。 彭博士首先介绍了WMO的机构设置及日常工作,并针对热带气旋研究计划做了详细说明。报告指出,当前热带气旋的研究与业务挑战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热带气旋强度预报、登陆前路径突 2016-07-06“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防御基础研究”项目中期进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由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布达拉宫管理处下达的“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防御基础研究”任务,是由EasyBet易利娱乐牵头、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市防雷中心、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共同承担的项目。目前项目执行期已经过半,为了充分交流项目进展、凝炼研究成果,明确项目下一步工作的实施,保证顺利完成计划任务,EasyBet易利娱乐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布达拉宫管理处于2016年5月27日-28日在广州市共同召开 2016-06-23极地气象研究所完成第7次北极考察培训工作
中国第7次北极考察将于7月11日-9月中下旬进行,我院极地气象研究所承担了“海冰漂流自动气象站”、“走航大气化学观测”和“北冰洋低空探空”等科研考察任务。为确保本次观测任务的顺利,极地气象研究所于6月15日对参与本次走航观测的我院科研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为自动气象站安装调试、大气成分观测以及GPS探空仪的释放。我院逯昌贵和彭浩高级工程师进行现场指导,张通博士和王树杰等参加了培训,并掌握了现 2016-06-23